国内刊号:50-9210/TB 国际刊号:1671-5586【官方】
主管单位: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
主办单位: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
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需联手抵制保护主义
--
作者:admin   更新时间:2024-05-13 

近期一些美国政客不断渲染所谓的中国新能源“产能过剩”论调,指责中国向全球输出新能源产业过剩产能。其目的是维护本土产业,抹黑打压中国经济,本质是保护主义,后果是破坏全球贸易和产业分工秩序,损害全人类福祉。

  美国本质上是在保护自己的低端过剩产能。市场经济是开放、竞争的经济,也是企业自主决策的经济。一方面,企业看到市场前景,为追逐利润、占据有利竞争态势,就会扩大投资,增加产能。另一方面,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,能使市场竞争更加充分,推动优胜劣汰、产业升级。从全球看,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有利于各国产业竞争力提升。产业革命以来,任何新产品的出现、新产业的壮大莫不如此。而以产能过剩为借口,对市场进行过度保护,往往是保护了那些生产技术落后、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,结果恰恰导致低端产能大量过剩,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难以实现。历史反复证明,保护主义的“温床”培育不出真正有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。彭博社近日的一篇文章指出,美国曾对本土钢铁行业大行保护主义措施,也未能阻止其就业岗位减少、竞争力与市场份额下降的事实。如果美国将保护主义政策再应用到新能源等产业,不仅会削弱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,也会严重阻碍其汽车、能源等产业走向新生。